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外交主题记者会彰显中国担当

2024-03-08 10:19:11       来源:环球时报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将坚定做这个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美国)打压中国的手段不断花样翻新,单边制裁的清单不断延长,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于7日上午10时举行,在大约90分钟的时间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回答了21个问题,不仅覆盖中美、中俄、中欧、中非等备受瞩目的中国对外关系,还涉及乌克兰危机、巴以局势等全球热点问题,并多次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多极化”等事关全球治理的议题。在回答有关周边外交的提问时,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开创了睦邻友好的新局面,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亚洲相处之道。7日接受采访的国内专家说,中国在当前剧烈变化的国际形势中保持了战略定力,显示出足够的担当,这不仅需要对国际形势的精准判断,而且要顶住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通过7日的记者会,中国外交传递出“稳定”和“开放”的信号。

多个话题涉及“全球治理”

香港中评社7日说,众所周知,外长记者会是世界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窗口,因此它成为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记者会之一。为抢到最好的位置,有摄影记者当天5时多就来到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排队等候入场。记者看到,许多媒体记者抵达现场后立即拿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现场预热报道。临近记者会开始,发布厅已经座无虚席,甚至用“站无虚席”来形容都不为过。“我听说各位很早就到了现场,我对大家的敬业精神表示钦佩。”王毅在开场时这样说。

据中评社观察,最近数年,大国关系、中国外交发展以及地区热点问题是“必答题”,有关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等提问基本每年都涉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朝鲜半岛局势、涉港涉台等话题经常出现。

7日,外媒对于中国外长记者会的实时报道非常密集。比如,法新社在两个半小时内发布了十条左右的相关报道或快讯,标题包括“中俄打造了大国关系新范式”“美国对中国的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欧盟对中国的三重定位(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不符合事实,也不可行”“中国外长警告‘台独’必将遭到历史的清算”等。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

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外长记者会涉及许多“全球治理”话题,比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斡旋外交”“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还覆盖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全球性热点问题。一名伊拉克记者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记者会上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外长对巴以冲突相关问题的回答。王毅表示,中方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主张巴以双方尽快恢复和谈。

“中国已经处在许多国际事务的中心位置。”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7日对记者说,从这次记者会涉及的议题看,中国关注的事务和需要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多,不仅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全球秩序,而中国担负起了大国责任,对几乎所有热点问题给出了“中国方案”。

直率谈论中美关系

在历年两会的外长记者会上,中美关系都是外界关注的重点。今年,彭博社记者在开场第四个问题时抛出有关中美关系的提问。王毅表示,旧金山会晤以来,中美关系改善确实取得一些进展,这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对华错误认知仍在延续,所做的承诺并没有真正兑现。

“中国外长7日批评美国制定打压中国崛起的策略、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美联社称。在记者会上,王毅“四问美国”:“美国如果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大国的信誉何在?美国如果一听到‘中国’这两个字就紧张焦虑,大国的自信何在?美国如果只让自己保持繁荣,不允许别国正当发展,国际公理何在?美国如果执意垄断价值链高端,只让中国停留在低端,公平竞争何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7日对记者说,尽管在21个问题中,只有一个直接涉及中美关系,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许多问题的回答中美国都是一个“背景板”。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在回答另外一个与世界多极化有关的问题时,王毅说,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有的国家必须在餐桌上、有的国家只能在菜单里。这显然是针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不久的“餐桌菜单”言论。

美联社说,王毅不点名批评了美国在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上挑起事端。“国际上谁要纵容支持‘台独’,必将引火烧身、自食苦果”“我们也奉劝某些域外国家不要挑事生非,选边站队,不要成为南海的搅局者和肇事方”……这些表态被外媒纷纷援引。

“在谈及中美关系和美国时,中方坦诚、直接,也比较稳。”吕祥表示,中方既承认中美关系企稳的趋势,也坦率地指出美国的问题,尤其是其“两面性”做法,并对“小院高墙”等政策予以犀利的批评和反问。

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也引发了热议。半岛电视台称,当被问及中俄关系时,中国外长说,北京和莫斯科的紧密关系是基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BBC注意到,7日第一个提问的外媒记者来自俄罗斯媒体。BBC说,谈到中欧关系时,王毅强调了双方互利合作的重要性。

稳定与开放

“我在短视频看到过你跳‘科目三’,还继续跳吗?”在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提出关于讲述中国故事的问题后,王毅首先这样说道。他表示,中国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只要各国立足自身国情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就一定能够绘就百花齐放的世界现代化新图景。

“非常荣幸王外长能看到我跳‘科目三’的视频。”方浩明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希望自己融入中国社会,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这样才能向外界宣传真实的中国。他认为,今后阿拉伯国家将更加关注中国两会,因为阿拉伯人知道,与中国的合作机会将越来越多。

BBC注意到,今年中国两会的外长记者会只有两个问题由欧美媒体记者提出,其他多个机会给予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古巴、埃及等“全球南方”国家的媒体。英国《卫报》说,王毅在记者会上多次提及世界多极化进程。作为强调多极化趋势的一部分,中国外交政策日益聚焦“全球南方”的重要性。王毅表示,“全球南方”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国际秩序变革的关键力量。《日经亚洲评论》说,王毅强调,金砖扩员是“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体现。

“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崔洪建这样概括7日外长记者会传递出的中国外交“基调”。他认为,此次记者会展示出中国越来越具有真正的全局意识,更加寻求总体的“稳定与平衡”。

王毅7日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并宣布从3月14日起,中方将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对记者说,此次记者会传递了“开放”“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