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吴士存:中美针对南海问题的博弈会长期存在

2016-11-27 08:44:00       来源:联合早报

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士警告,如果美国未来进行的抵近侦察过于频密,或靠近中国控制的岛礁,可能驱使中国启动反制措施,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士认为,中美在南海的博弈明年仍继续,而美国军机如果频繁在中国控制的岛礁附近展开抵近侦察,可能会驱使中国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


他昨天在北京一场发布会上答问时说,由于中美博弈的地缘政治考量是结构性且不可调和的,因此无论哪个政党执政,美国的亚太地区战略都不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他说:“我们不要抱有幻想,以为明年1月20日(共和党总统当选人)特朗普一走进白宫,中美在南海问题、西太平洋问题上目前的紧张博弈态势,就可能得到缓解。”


吴士存担心日本已成为南海问题新的域外国家因素。他指出,在呼吁中国执行今年7月公布的南海仲裁案裁决方面,日本比美国更加“起劲”;日本参与美国联合巡航的态度,也在近期变得更积极。


不过,他认为中国与南海主权声索国的关系将改善。他指出,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已回到与中国通过双边谈判来解决主权纠纷的“正轨”。中国会继续维护南海的航行自由,以免给日本等域外国家介入争议的借口。


中国与东盟分歧有望缩小


菲律宾是明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吴士存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说,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鉴于中菲关系改善,中国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将更多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双方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磋商《南海行为准则》方面的分歧有望缩小。


主持发布会的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昨天说,中国允许菲律宾渔民重返黄岩岛附近水域捕鱼,这是中国的让步,也是让南海争议降低紧张态势的务实安排,说明外交方案比法律方案更有助于解决主权问题。


中国南海研究院昨天在北京发布《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力报告(2016)》,报告指美国自2010年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之后,便逐步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兵力部署、前沿存在和军事活动规模。


报告认为,美国国防预算高居全球首位并逐步向亚太地区倾斜,美国通过加强联合军事演习和军备援助的方式加强与亚太盟友和伙伴国的军事合作,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中国是美国实施抵近侦察活动频密最高、范围最广的对象国。


吴士存回答提问时警告,如果美国未来进行的抵近侦察过于频密,或靠近中国控制的岛礁,可能驱使中国启动反制措施,在南海设立防空识别区。


这是中国智库第一次针对他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发布全面研究报告。美国和日本分别在过去16年和九年都有发布关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分析报告。


吴士存在发布会上说,报告的目的是要让大众看出,美国在亚太区的军事存在“是为了维持在本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还是为了维护美国建立在联盟体系基础上的国际体系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