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杨瀚森:南海的战争与和平

2015-11-20 11:02:07       来源:联合早报网

南中国海是否成为导火索,中美之间逃脱不了“修昔底德陷阱”所预言的战争?

战争与和平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历史上战争的起源往往来自于国家机器控制者对于形势的误判,而战争代价的巨大与残酷,使得“止战促和”成为人类追求发展进步的终极选项。冷静审视目前的南中国海局势,中美双方远远没有达到必须进行一场军事冲突的临界点。在这场海上博弈处于守势的中国,民间大可不必过度反应地宣泄“不惜一战”的民族情绪,政府与军队则应掌握好危机处理的手段及节奏。

我们首先来看以下几个事实:

一、在拉森号行动之前,美国五角大楼已经提前宣布,将会在24小时内派军舰进入中方控制的人工填海岛礁。事先的预警与沟通,显示美方也无意让事件升级成为“擦枪走火”的不可控危机;

二、拉森号行动之后,美方也声明巡航不针对任何国家,之后也可能进入由其他国家所控制的岛礁范围。美国本身对南中国海岛屿无主权要求,也对各声索国的主权要求不持立场。显示中美之间,不存在着涉及国家领土主权核心利益的不可调和矛盾;

三、按照国际海洋法,拉森号靠近的渚碧礁不属于岛屿,也就没有所谓12海里的领海范围,美舰拥有航行自由权。今年9月,五艘中国军舰在穿越白令海峡时,同样进入了美国阿拉斯加州海岸线的12海里之内。当时美国军方表示这是”无害通过”,并无做出任何强烈反应;

四、作为此次美舰行动的实际指挥者与对华鹰派人物,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于11月2日访问北京三天,与中国军队领袖会谈并参观军事设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两国海军表面上的剑拔弩张,军方高层间却存在着不可言喻的默契:沟通避免误解,战争止于智者。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美中是世界首两位的经济体,分处于辽阔的太平洋两岸,两国关系存在合作也存在竞争,也会发生在可管控范围内的摩擦。作为在现有世界经济秩序中受益,并由此崛起的大国,中国以后来者的姿态,希望与美国建立起“新型大国关系”的对等地位,以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更大程度地参与巩固国际秩序。美国作为守成者,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世界的唯一超级强国霸主地位。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也做出了战略改变:从过去东征西讨维护正义的“世界警察”角色,过渡到“世界政府”角色,通过主导制定国际秩序的“新游戏规则”,以“裁判加球员”的双重身份,来保证本身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因此,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旨在制定更高门槛的新世界贸易规则,以最大限度地扭转中国业已在世贸协定(WTO)所取得的贸易顺差优势。美国总统奥巴马在TPP达成部长级协议之后,就说出了“不能让中国制定全球经济规则”的重话。 如今在区域安全课题上,美国也希望通过更直接的宣示军舰自由航行权,来强化本身的“重返亚洲”战略。

中美双方在世界政经舞台的实力消长,使得双方在一些共同参与或重叠的国际事务上,必然会产生“谁为主,谁为次”的强国身份重新定位矛盾。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大可不必把美国树立为势不两立的敌人,而应更大度的形成共识:正是因为中国本身国力的日益强大,才对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形成了威胁;只要不卑不亢地处理好对美关系,宽阔的太平洋确实容纳得下中美两个超级大国。

对于亚细安内部的其他南中国海主权声索国,中国可以通过自身主导的“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战略,进行更深度的经济合作,以打造“中国-亚细安”利益共同体及命运共同体,来消除彼此的敌意。各利益方可以在南中国海课题上求同存异,达成“航行自由及共同开发”的双赢局面。南中国海的和平,绝对符合亚太区域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

作者是新加坡企业亚太区域总裁杨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