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彭念:打破西方"债务陷阱"的谎言

2018-08-13 11:28:58       来源:环球时报

近段时间以来,“债务陷阱”正日益成为西方媒体攻击中国海外大型基建项目的新工具。西方舆论在肆无忌惮地渲染“中国投资的政治意图”的同时,还刻意制造人为恐慌,以达到延缓乃至阻止中国投资项目顺利实施的目的。对此,中国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打破西方编织的“债务陷阱”谎言。


  首先,中国不应被西方舆论牵着鼻子走。自从西方媒体炮制出“债务陷阱”以来,中国的反应基本都是被动应对,即就事论事,就相关具体项目反驳西方的指责。但如此一来,中国就陷入被动接招的窘境。因此,中国需要改变应对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简而言之,中国完全可以不跟着西方的鼻子走,阐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比如,中国可以将中企在海外投资的大型基建项目归纳为“债务驱动”型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中国并不否认这些大型基建项目给被投资国所带来的债务,但正是由于这些设施的完善,被投资国才吸收了大量的外资,推动了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企和被投资国都获利,实现了双赢乃至共赢的最佳结果。同时,对模式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展示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大型基建项目给被投资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进步。


  其次,提升投资项目的透明度,不给西方媒体留口实。西方媒体屡次攻击中国对外投资项目所借的托词,主要还在于这些项目缺乏透明度。换言之,正因为这些项目中有些细节并未公开,西方媒体于是拿着“放大镜”挑毛病。因此,中企应及时有效地回应外界的质疑,面向全球公开阐明项目的规模、用途、运营及收益等(商业秘密除外)。


  再次,加强与被投资国的政策协调,避免债务问题给项目施工带来负面影响。实际上,由于西方媒体的炒作,变相拖延了我们在海外一些项目的实施进度。因此,中企今后在投标之前可考虑被投资国的债务承受能力,并以此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来进行投标。同时,如果项目在中标之后面临来自被投资国的偿债压力,中企也应及时与被投资国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尽早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扫除债务问题带来的干扰。(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