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人民网连发六篇文章批驳“恐美崇美”心态

2019-06-23 00:05:12       来源:人民网

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经过事实的洗礼,网民普遍坚定支持党和政府立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然而,极个别的一些“恐美崇美”错误论调却试图混淆视听、带偏舆论。近日,人民网连续六天刊发六篇评论文章,批驳错误论调,力求以正视听。


1

人民网评:中国人怎么爱国还需要别人来教吗?

2019年6月22日

子川

  

美国屡屡极限施压,不仅没让中国屈服,反倒让整个中国社会愈益团结,这恐怕是那些上蹿下跳的美国政客们没有想到的。一些过去“逢美必赞”“言必称美”“以美贬中”的网民,也被美国政客们的所作所为恶心得不轻,只能无奈地把手一摊——来,请继续你的无聊表演。

  

与此同时,在总体呈现团结一致的舆论场中,也有极个别刺耳的声音,不是把批判的眼光对准美国方面的倒行逆施,反而把污蔑的唾沫喷向国人的爱国情怀。他们把“当代义和团”的帽子扣在同胞头上,用嘲弄的口吻讥讽理性爱国的人们。这种人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徒令亲者痛仇者快,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必须理直气壮地说,国人在这场贸易战中迸发出来的爱国情怀,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的,是值得点赞的。面对美方的一再挑衅,大家有过顾忌,有过焦虑,有过恐惧,但是一年多来的事实告诉人们,我们背后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的中国,我们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强大如美国,真要是把中国“惹翻了”,那还真就是“不好办的”。

  

爱国,需要一些不冲动的果断,不鲁莽的勇敢。中国人爱国至深,但绝没有失去理智和清醒。面对贸易战,我国政府始终不变的表态就是“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我们始终保持能谈则谈的基本理性,因为我们相信健康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而且有利于世界;我们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愿与世界各国相向而行,不会主动寻求战局的升级;我们在采取有效反制措施的同时,始终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事实胜于雄辩,今年1-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69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就是全球资本用脚投票,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贸易战伊始,美国就给中国罗织各种罪名,巧舌如簧构建话语陷阱。极个别自以为是的人,自己掉进了这些“坑”,不仅不自省,反而煞有介事地跟风批评自己的同胞,着实令人气愤。看看网友们的留言吧——“不崇美,不恐美,增强‘四个自信’,做好中国自己的事”,“保持开放,面向世界;既斗争,又灵活”,“中国人向来谦虚,但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展露实力追求更强的权利”……这些满满正能量的声音,岂容极个别的人污蔑?

  

从“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司马迁,到“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岳飞,再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用生命和热血为爱国主义写下了深厚持久的注脚。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如今,经过了大风大浪的考验,大国心态逐渐在国人心底扎根。爱国主义被赋予越来越为淡定、包容的时代特征。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华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候,最需要团结一致。这不仅是大是大非问题,也是事关成败得失的问题。那些假装叫不醒的人,我们依然要以足够的善意说一声,与人民同行,与国家同行,与民族同行,才能不被同胞唾弃,不被时代抛弃。


2

人民网评:斗争的结果会是“中必输”吗?

2019年6月21日

艾晓原

  

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能为零,这个谁都明白。但是,极个别“中国必败论”者却喜欢挑选一些个案,把它同中美贸易战作拼凑性关联,作为他们观点的“铁证”。

  

中国一直强调贸易战的结果一定是双输。从头到尾,我们都不想打贸易战,但是,如果躲不过、绕不开,我们也不怕打并奉陪到底。中国内部的团结稳定、坚韧不拔,国际社会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内部的利益消耗、阵营分化,都是“中国必败论”必败的决定性因素。

  

正视困难很必要。但是,把我们的困难和美国的实力都夸张地予以放大,则是一种不自信到骨子里的幼稚病。跪地投降,在极个别“中国必败论”者那里,似乎成了最佳的止损方案,但是,这就等于永远把自己锁死在低端产业线上,等于放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中国老百姓能答应?而且,真的能止损?

  

我们批评这种“中国必败”论调,并非是要大家无视困难,空喊口号,而是要客观看待这些影响,促使我们正视困难,精准施策。

  

对于“中国必败论”,我们只有一句话——中国从来不是吓大的!  


3

人民网评:中国扛不住美国的“三板斧”吗?

2019年6月20日

青丘

  

美国政府挑起的贸易摩擦,来势汹汹,甚是唬人。中国能否扛得住,从一开始就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议题。尽管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在心里打鼓,一些极个别的崇美、“精美”者更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铙钹,时不时就要敲一下“中国扛不住”的边鼓。

  

美国把解决国内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依靠贸易霸凌,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和地区做出不合理让步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抓错了药方,必然引发强烈的反弹。事实表明,美国想要在打击中国的同时,却不伤及美国企业、工人和消费者,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国为什么扛得住,根本在于中国站在历史潮流的正确一边。中国能够发展到今天,就在于中国在以符合历史潮流的方式,选择了自身的发展路径。即使遭遇美方的贸易霸凌,中方仍然坚持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节奏,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治理的良性变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气势上如同“威震天”一般不可一世,现在在中国人眼中,却越来越像“程咬金”。

  

最后扛不住的,一定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那一方。


4

人民网评:中国能吞下“如果”带来的苦果吗?

2019年6月19日

蓬慧

  

中美经贸摩擦爆发以来,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如果”中国保持“韬光养晦”,“充分尊重美国领导地位,甚至绝不挑战美国领导地位”,就可以相安无事,皆大欢喜。

  

这仿佛在说,“如果”中国不坐在桌边吃饭,美国就不会掀桌子。问题来了——是不是只有美国才有资格坐在桌上嚼着牛排,喝着红酒,而中国只能躲在犄角旮旯啃冰冷的窝窝头?

  

美方不断地升级贸易摩擦,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极限施压,并在谈判中出尔反尔、不讲诚信,甚至在关税、采购、文本平衡方面层层加码、漫天要价,其司马昭之心,世人皆知。面对这样一种格局,“如果派”们却拿着“韬光养晦”的幌子,要求中国忍气吞声,并且言之凿凿,把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中国没有保持“韬光养晦”,属于战略失误?这是何其荒唐!完全是似是而非,本末倒置。

  

道理很简单,在任何一项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退让,就意味着放弃中国发展的未来!在这个问题上,历史不容假设,我们没有“如果”!

  

5

人民网评:中国“委曲”就能“求全”吗?

2019年06月18日

厉刚

  

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在互联网上流传着一种声音:中国应该懂得妥协,做点退让,委曲才能求全,才能为我们自己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不能不说,这种想法真的好傻、好天真。

  

委曲和退让能让美国放过中国,给你发展的时间和机会吗?这不啻与虎谋皮。

  

中美贸易摩擦只是表层的竞争图景,内在的实质是,美国把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意图全面打压遏制中国。就像两个高手过招,你并不想陷入纷争,以为抱拳拱手作个揖就能免去一场恶战,奈何对方就是要独霸武林,目的就是要废了你的武功。美国想做“雄霸”,中国又岂能避得开这场“风云”?

  

从来国家能够保全,都是通过斗争赢得的,都是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而来,而不是委曲一下就可以换来的。中国要发展,这个根本目标不可动摇。保持开放,面向世界;既斗争,又灵活,才是我们应该的选择。

  

幻想中国委曲求全的人,该醒醒了!

   

6

人民网评:真是中国高调惹的祸吗?

2019年06月17日

江宁

  

中美贸易战的缘起,根本不是中国太高调,而是美国要用“美国优先”为世界定调。把“美国优先”凌驾于国际公义之上,美国给世界留下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深刻印象。

  

用“厉害了我的国”为美国的惟我独尊、一意孤行“背锅”,背后至少包含两种心态:一是在美国面前,中国怎么可能厉害;二是在美国面前,中国怎么可以厉害。前者崇美,后者恐美,动机有异,实质相同——都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都缺乏增强自信的勇气。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在美国正愁找不到发起贸易战的遮羞布时,这种论调正中下怀。

  

我们完全有理由发问:

  

第一,像中国这样的超大经济体,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不是事实,够不够厉害?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这个曾经的“老大帝国”备受列强凌辱,当充满历史悲情的中国百姓目睹中国今天取得的辉煌成就,赞一句“厉害了”,过不过分,有没有错?

  

第三,反过来说,中国这样一头“大象”,躲在灌木丛中,跟世界说“我一点不厉害,你们别看我”,世界信不信,美国信不信?

  

第四,以为美国战略界和决策者的判断力只有幼儿园孩子水平,仿佛他们如梦初醒,做事毫无章法,突然被中国舆论场触发了警惕心,糊不糊涂,该不该信?

  

现在看来,“厉害了我的国”成了“厉害了我的‘锅’”,不过是一些崇美恐美者跟着美国跑了调,通过贩卖焦虑、制造恐慌,在背后推波助澜、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