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彭念:中美关系的缓和难以一蹴而就

2018-11-22 09:37:46       来源:中评社

中评社北京11月22日电 近段时间以来,中美之间的官方接触逐渐增多,外界对中美关系的缓和充满期待。确实,与之前中美暂停高层接触的“冷冻”做法相比,目前中美高层频频接触可谓是“破冰”之举,着实使人振奋。外界还由此乐观地推测,即将在G20峰会上举行的习特会晤有可能会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从而将中美关系从紧张对抗的岔道拉回竞合并存的正常轨道。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关系要想实现彻底的缓和仍然很难。一方面,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争斗依旧持续,双方在印太地区的竞争局面并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中美对彼此的负面认知也没有改变。在双方仍将对方看做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由此继续在双方利益重叠地区开展竞争乃至对抗的局面下,中美关系的彻底缓和着实很艰难。


在贸易问题上,美国释放出相互矛盾的信号,使得该问题的解决前景破朔迷离。一方面,特朗普在推特上称不准备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并透露收到中国提交的贸易问题清单;另一方面,特朗普又对清单中遗漏“四五个重要问题”耿耿于怀。同时,出席APEC的彭斯也延续了其对中国的强硬立场,严厉地批评中国,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毫无疑问,上述混杂信息的释放乃特朗普有意为之。换言之,特朗普偏爱通过耍小伎俩的方式来达成交易。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惯用“恩威并施”和“又拉又打”的混合策略来与对方博弈,从而期待赢得最终胜利。因此,特朗普关于贸易战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即迫使中国最终接受美国所重新设定的贸易安排。特朗普的一切言行皆以此为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特朗普可以灵活选择不同的策略。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所释放的矛盾信号也就可以理解了。实际上,特朗普希望通过不断加码的升级施压策略在短时间内给对手施加强大压力,使对方承受重压而被迫做出妥协。一旦对方的立场有所松动,特朗普就会适时释放善意,鼓励对手做出更多妥协,从而使美国获取最大利益。因此,在近期中美高层接触恢复后,特朗普也做出积极表态,期待以此鼓励中国做出让步和妥协。一旦中国不为所动,则特朗普就会祭出“大棒”。


从目前来看,尽管中国仍然希望与美国保持接触,尝试继续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问题,但外界普遍认为中国难以作出实质性让步,而美国自然更不愿意让步。在中美双方都不愿意单方面让步的情况下,双方在贸易问题上的博弈仍将持续,并会继续阻碍中美关系的缓和。


在印太地区,美国针锋相对地与中国竞争地区影响力。比如,美国一再表示要通过“印太战略”向该地区增加投资,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近日,美国还宣布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建设电网。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刚刚出访该国。分析认为,这表明中美在印太地区的竞争将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阶段。随着“印太战略”的逐步实施,美国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与中国争夺该地区的影响力,中美在印太地区的竞争将加剧。


支撑美国在贸易问题以及印太地区与中国角逐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就是美国对中国的角色认知。这一点已经在美国的三大战略报告中被清晰界定,即中国被视为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且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已经超过俄罗斯。近日,彭斯在APEC峰会上措辞严厉的对华攻击檄文再次强化了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对手的认知。未来,这种由美国新决策层重新建构的对华负面认知不仅难以改变,还会得到巩固。


综上所述,在贸易战仍处于胶着状态,中美在印太的角逐加剧,以及美国对华负面认知强化的综合影响下,美中关系难以得到彻底缓和。(作者系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