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沈丁立:美妄图搭建反华联盟违背时代趋势

2019-07-26 09:47:05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130位反华鹰派和极右分子近日联名上书美国总统,竭尽诽谤攻击中国之能事,要求美国政府认真对待来自中国的“生存威胁”,并妄言组建全球反华联盟,以确保美国对世界的领导。


  该信件对中国提出一系列指责,批评中国正在全球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声称中国“现在不是也从来没有是一个和平的政权”。言下之意,美国才是一个给人类带来和平的政权,这不由令人感到诧异。美国确实曾给人类带来发展和安全,但那已经久远。通读奇文,令人怀疑信件作者不知今日为何日——他们究竟是在批评中国,还是在指责美国自己?世人皆知,美国建国只有243年,但美国对外开战也已多达两个世纪。仅本世纪以来,美国已先后卷入针对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以及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一刻也未曾消停。其中,美国对伊拉克的所谓“先发制人”已造成当地30多万民众失去生命。


  作为对比,中国已连续30多年没介入到任何对外冲突。在此期间,中国不是没有面临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其中最大的威胁,就是美国公然持续对我国台湾地区售武,这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在此期间,还有来自一些周边国家对我国钓鱼岛区域、南海岛礁以及藏南地区的主权和权益的挑战。对于这些威胁和挑战,中国也不是没有基于国家和国际法律的依据来采取行动的权力。但我国坚守有理有利有节的准则,坚持对话协商,努力扩大与各争议方之间管控分歧的共识,从而最大程度地共同塑造了地区和平与稳定。借用美国那封信件的套路,人们实际看到的是在中国而非他们说的美国政治体系中,“政治是常态,战争却是例外”。


  美国这封信件还说“中国不承认现有国际秩序的原则和规则”。而事实表明,在中美之间存在严重分歧的领域,往往是美国而不是中国不承认现有国际秩序的原则和规则。


  众所周知,当代国际秩序的法源是《联合国宪章》。那么,在台海、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美国遵守《联合国宪章》了吗?中国是联合国成员,台湾则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也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在对台售武问题上,美国遵守的是自家法律,即“与台湾关系法”,而非《联合国宪章》。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通过联合国获得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原先由日本统治岛群的托管,但它在1972年结束托管时,并未走联合国程序,而是与日本私相授受。在南海问题上,当部分环南海国家在非法侵占的中国岛礁上率先改变现状时,美国什么时候按照过现有国际秩序的原则和规则,对此及时表示过反对呢?


  这封信的作者们自诩为现有国际秩序之维护者,但他们为何对美国政府一再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言行充耳不闻?是目前的美国政府一再退出一系列现有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协议、联合国伊核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万国邮政联盟等,根本不把国际秩序放在眼里。从任何角度,人们都很可能把这封批评中国的文书,误读成谴责美国损害现有国际秩序和规则的檄文,这些作者难道没有认识到吗?如果说“在美国治下的和平时期,这些原则和规则一度使人类实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和平与全球繁荣”,那么,目前恰恰是美国对外频繁使用武力,而且丝毫不按国际规则出牌,才造成了从西亚到北非、从南亚到欧洲的持续动荡与衰退。


  这封信件甚至指责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奇怪的是,扩大影响力难道不是每个国家的正当权利吗?为什么美国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其他国家就不可以呢?只要是合法合情合理,只要是受到他国欢迎,只要符合双赢多赢原则,这种影响力的扩大应该是多多益善。当年美国提出过组建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等,因为这些机构可能有益于世界稳定与发展,它的建议还是受到了欢迎。那么,当中国愿意与地区和世界分享自己的发展红利,提出组建金砖银行以及亚投行、提出推动国家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倡议,怎么就变成“扩张主义”了呢?


  世界领导不是自封的,美国希望继续当领导,就应该端正态度,不是一边批评他国不遵守国际秩序,而自己却在短时期内大肆破坏国际规则。美国不愿意他国来当领导,也得拿出像样的理由,不能明明自己是“战争为常态,政治为例外”,还反过来倒打一耙,闹出笑话。美国的这封信件,一无事实,二缺逻辑,完全不像是一些学者或搞情报出身的人士的作品。这样的信件只能起到一个作用,就是让阅读者对照美国,看看这些年来美国偏离它的建国理念已有多远。


  就是基于以上这些堆砌起来的理由,这封信件的联名者们号召搭建全球反华联盟,真是不自量力。中国明明慎战克制,却被美国臆想成“不是一个和平的国家”,但谁又会跟着整天穷兵黩武的美国来遏制中国呢?中国明明是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而非国际规则的破坏者,谁又会追随那个无时无刻不在践踏当今国际秩序的美国,来开历史倒车呢?美国妄图搭建反华战车,完全违背时代趋势,只能是徒劳一场。(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