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阮宗泽:跳出权力转移误区看中美关系

2019-12-24 09:40:37       来源:环球时报

国际社会总是身不由己地屏住呼吸,密切注视着中美关系的每一次腾挪。自2018年以来,美国动辄使用关税“大棒”,以贸易为武器,挑起经贸摩擦,中美关系进入速冻模式。有人热衷将中美关系置于“修昔底德陷阱”的放大镜下,称世界权力正在转移,认为美国的霸权将会转移到中国身上,并渲染“注定一战”的宿命。但这种看法显然过于简单了,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维护国际秩序更有利于崛起国家


按照权力转移逻辑,新兴大国的崛起会挑战现行国际秩序,破坏国际秩序的稳定,必然会与守成大国迎头相撞。然而,事实正好相反。面对突如其来的2008年金融危机,为什么不是七国集团(G7)而是二十国集团(G20)登场来应对该危机呢?因为包括美国、法国等都不相信G7能担此重任,反观G20中有一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这正是这场“世纪大拯救”成功的原因所在。其中,中国表现尤其突出,并做出了卓越贡献。过去10余年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都超过30%。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国际秩序出现的波动并非源于大国的崛起。有的发达国家将国际关系简化为权力竞争,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搞极限施压,制造紧张,而且从全球多边机制中退出,导致了国际形势的颠簸起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却在竭力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支持多边主义。对崛起国家而言,维护国际秩序的好处要大于挑战国际秩序的收益。


与苏联截然不同,中国的崛起是在现行国际秩序内实现的。尽管现行国际秩序尚有不完善之处,中国仍积极参与和加入国际机制与国际组织,主动融入,承担责任。


迄今中国参加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加入了500多项国际公约,主动提供“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嵌入国际体系,反映了中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本质上不是对抗性的,而是合作互惠的。国际秩序不仅没有因为中国的加入而减损,反而更具代表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不仅如此,全球化将中国自身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将更加开放,并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仅如此,与历史上其他大国靠战争崛起不同,中国既坚持和平发展,又坚持与各国合作共赢。中国以和平方式使14亿人摆脱贫困,获得空前的繁荣发展,正是由于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成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更有力伙伴。无论是在应对金融危机,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性风险上,中国都是答案的一部分。同样,全球化让中美紧密相连,两国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处于关键位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可见,在观察与分析中美关系时,需要跳出权力转移范式的误区。


中美应就“根本性问题”坦诚对话


2019年6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美两国元首通话时指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交换意见”。何谓中美关系的“根本性问题”?当然指的就是作为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如何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问题。因此6月29日在与美领导人的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两国虽然存有一些分歧,但双方利益高度交融,合作领域广阔,不应该落入所谓冲突对抗的陷阱,而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表明中方并不认同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这才是对中美关系负责任的立场,符合中美的根本利益,任何寻求“脱钩”的企图,注定是无法成功的,也违背两国人民的意愿。


中美两国关系并不存在谁占便宜、谁吃亏的问题,其本质是互利共赢的。自从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安全、经济贸易、人文等领域的交往成就斐然。中美关系的内涵早已超出双边范畴,赋予了全球意义。中美经贸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由双方利益不断融合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应当成为中美共同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当然,美方不应将其问题归咎于中国。美国国内也有一些理性客观的声音,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不是敌人”。美众议院前议长纽特·金里奇在他的新书中说,美国的失败不能归咎于中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说,“中国不是我们经济问题的根源,企业的贪婪才是”。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这个梦绝不是“霸权梦”。我们没有准备去取代谁,只不过是让中国恢复应有的尊严和地位。中国提出与美国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摆脱权力转移的陷阱,开辟大国相处的新境界。历史上有哪个崛起大国对守成大国,提出过如此以合作共赢来界定双方关系的倡议?虽然中美关系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但绝不应被悲观气氛笼罩。(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