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
官方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成果>时 评

期待国际场合展现更多“中国出色”

2020-02-18 10:10:47       来源:中国南海研究院

素有“防务领域达沃斯”之称的“慕尼黑安全会议”17日落下帷幕。本届慕安会的引人瞩目之处不仅在于超乎寻常的规模与规格,还在于它议题设置的特别之处:与会人士在“西方的缺失”这一主题下就西方影响力的衰退及其后果展开激辩,而中国毫不意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西方社会似乎正在将“西方缺失”与“中国出色”相关联。


慕安会的中国元素很浓。在中国与国际社会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中国代表、中国议题和中国声音在本届慕安会上既没有缺席也没有“缺失”。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率中国官方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在全体大会上发表《跨越东西方差异,践行多边主义》的主旨演讲;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莹当场批驳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反华言论成为本届会议的“抢眼事件”之一。慕安会组委会还特设“新冠病毒论坛”,专门介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进展以及与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合作情况。中国代表在慕安会上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中国声音显著增强已是不争事实。


与此同时,本届慕安会也表明,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恐惧症”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这是笔者连续第三年参加慕安会。与前两届相比较,本届会议从议题设置到嘉宾发言,都流露出更浓的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恐惧,会议焦点也已转移到西方内部的分裂和如何应对中国的挑战上来。


除了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国务卿蓬佩奥、防长埃斯珀在全体大会上通篇以批评和指责中国为主基调的演讲外,“伙伴,竞争还是敌对?跨大西洋关系与中国难题”“中国在全球军控中的未来参与”“中国在多边国际组织的参与对德国和欧盟影响”“中美冷战:神话还是现实?”“亚洲世纪中的欧洲位置”及“跨越争议海域—降低南海潜在冲突的风险”等十多个平行会议,也都聚焦于中国的崛起与西方的未来。


正如《西方的缺失》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近年来,西方各国在国际军控、全球贸易、气候变化和国际机构的作用等关键议题上逐渐疏远并出现分歧。去年慕安会上俄罗斯等国的代表就曾指出,大西洋两岸出现分歧,中国似乎才是欧洲更好的伙伴。但西方世界似乎仍未适应中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共同立场的缺失,以及把中国的快速崛起视为加快“西方缺失”这一趋势的挑战,导致西方世界陷入了集体焦虑与恐惧。


慕安会历来是“西方阵营”协调政策的场所。“非请莫入”(invitation only)、“关起门来说悄悄话”的闭门会议依然把中国“拒之门外”,慕安会也依然保留着由美欧代表为如何更好地对付中国而量身定制闭门讨论会的传统。


纵观近年来历届慕安会的议题设计和会议气氛,其对华关切、质疑和负面论调不绝于耳,但对于众多的涉华议题,中国学者参会人数相对较少、主动发声不够、有效应对不足等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本该有中国声音的场合恰恰难觅中国学者的身影。


中国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更好地借助这一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多边平台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切与期待,更有效地发出中国声音。


向世界发出中国最强音,既是中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在与国际社会互动过程中有效回应外界关切、减少疑虑误解、赢得话语权,展现自信和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而,我们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励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效发声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资深退休外交官(俄罗斯前外长和驻美欧大使等就是慕安会的常客)走出国门,活跃在中国人不应缺席的国际舞台上,为世界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创造条件。


期盼明年的慕安会上会有更多的“中国出色”。


原文刊载于《环球时报》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 吴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