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搜索
2025年将是中国和印尼建交75周年,也是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两国互利共赢合作将迎来历史性的新契机。
在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的紧张局势持续之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8日签署“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外交部已经就菲律宾出台所谓“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召见菲律宾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11月8日,针对菲律宾“海洋区域法案”签署成法,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表声明。
金华是中国与非洲合作的桥梁。
11月8日,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高葆玲(Pauline Kao)一行5人访问我院,王胜院长会见了客人。
“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11月5日刊登题为《金砖峰会应该标志着新保守主义妄想的终结》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
接下来中国与东盟还需要在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领域持续发力,以产业链建设夯实区域合作经济基础,以人员便捷往来塑造区域合作共识。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1月5日刊登题为《两个不同的美国在投票站遭遇,但只有一个能赢》的文章,作者是丹·鲍尔茨。
3月29日,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与中国南海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南海议题分论坛在博鳌成功举办。来自南海区域内外1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 官员及学者等近百人应邀参加了会议研讨。会议由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傅莹主持,会议讨论嘉宾包括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 究员索法尔(Abraham D. Sofaer)、印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瓦南迪(Jusuf W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南海:双轨思路与合作共赢”分论坛由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傅莹主持,会议讨论嘉宾包括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索法尔(Abraham D. Sofaer)、印尼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瓦南迪(Jusuf Wanandi)、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马来西亚国防大学战略所研究员哈姆扎(B. A. Hamzah)等长期从事涉海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