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搜索
立足国家亟需和智库特色,开展公共外交研究。开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大问题,以及南海资源开发、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等多学科交叉性研究。
拟定本单位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规划。负责国内外学术来访和学术出访活动策划及实施,承办各类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展与国内外智库、政府团体、国际组织和高效的合作项目。组织实施涉海培训项目。为服务海南涉海、涉外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中国南海研究院与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研究中心于2012年7月29日签署谅解备忘录。我院于2012年、2013年与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研究中心成功联合举办了“管理南海潜在冲突研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原文PDF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文PDF下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pdf
中国南海研究院图书馆为学术性专业图书馆,藏书重点涉猎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法、经济、军事、历史、海洋学等南海研究相关学科领域,根据研究院研究积累和科研需要,我院开发了南海文献数据库与南海档案及历史文献库。图书馆采用ILAS自动化软件进行数字化借阅、编目和检索管理,馆区内提供有线及无线上网服务。另根据研究需求,我院订购了读秀学术搜索、JSTOR、HeinOnline等中外文数据库。1、读秀学术搜索2、
我院于1995年开发完成南海文献数据库。该库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南海研究的专题数据库,收录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有关南海问题的重要英文资料,及清代以来大陆和港台地区有关南海问题的重要文献。库内约一万三千条条目,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关于南海问题专业数据库。该库提供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以及全文检索多种检索途径。
中国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南海诸岛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南海地区长期的开发经营活动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近年来,我院从中国大陆及台湾各图书馆或档案管理机构等单位收集了大量涉南海史料,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其主要包括:地图、政府公文、往来电讯稿、会议纪要、摄影照片、战后我接收西南沙群岛的进驻文献记载等,绝大多数为民国时期官方档案。鉴于上述档案文献的稀缺而宝贵,我院于2014年初特设“南
钓鱼岛简介
专题新闻1
媒体驻美国记者发微博讲述8月1日建军节当天中国驻美大使馆招待会,会上使馆人员发放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小册子,至少有中文、英语、日语、俄语四种版本。根据这位记者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册子封面和背面的内容。微博内容:“昨天使馆举行建军节87周年招待会,来自各国的使节,武官等宾客500多人参加。在宴会大厅的入口发现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小册子,以前从来没见过。看到至少四种版本的小册子,四种文字,不知道在场的日本武官
据香港电台消息,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15日再次前往钓鱼岛海域,宣示中方的主权。 另据日本新闻网报道,香港保钓委员会14日曾宣布,在“卢沟桥事变”发生83周年之际的本月15日,将驾驶保钓船前往钓鱼岛海域抗议。香港保钓委员会称,保钓船在15日中午离开九龙港口前往钓鱼岛,争取18日抵达钓鱼岛海域。中新
楚天金报讯 据中新社电 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计划于15日再次前往钓鱼岛海域,宣示中方主权。该委表示,将于15日中午离开九龙港口,争取18日抵达钓鱼岛海域。 2012年8月,曾有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船前往钓鱼岛水域,宣示中国主权。后遭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阻拦。渔船在距离钓鱼岛不远处搁浅,7名保钓人士游泳登岛。14人被日本警方逮捕,经中方抗议交涉后全数释回。
中新网9月16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再就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行动。一行逾10名保钓人士昨天(15日)乘“启丰二号”先到香港南丫岛一带捕鱼,再尝 试前往钓鱼岛。委员会主席罗堪就表示,这次出海的目的是捕鱼,以及于“9.18事变”当日到达钓鱼岛。 “启丰二号”15日下午1时15分开船。罗堪就称,希望于18日到达钓鱼岛,虽然现时有台风影响,但会继续出海。如果天气变坏
钓鱼岛资料
钓鱼岛新闻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在媒体见面会上正式公布,在当天菲律宾正式向国际海洋法法庭提出诉讼,要求法庭对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提出仲裁。中国拒绝应诉,但国际法庭为中国找了一个律师,以之代表中国应诉。
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而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国一直对钓鱼岛拥有领土权。因此,钓鱼岛争议也由此而生,目前钓鱼岛及其领海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日本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