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5时许,海军四川舰完成为期3天的首次航行试验任务,标志着我国在两栖攻击舰建设和海军装备现代化领域取得又一重大进展。试航期间,四川舰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后续试验项目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舰的海试恰逢福建舰正式入列不久。作为全球首艘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大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与全球首艘装备电磁弹射系统的常规动力航母福建舰同时推进。这两个“首艘”充分展现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表明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扎实的基础和舰船建造能力的长足发展,标志海军在推进战略转型建设、提升远海作战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在拥有3艘航母和076大型两栖攻击舰后,中国海军远海综合攻防作战能力将得到质的提高,中国海上防御作战的纵深将进一步增大,中国军队“拒敌于国门之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福建舰与四川舰及舰载型歼-35第五代战机等先进装备,是中国海军实现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战略转型的标志性装备。中国海军重点发展航母以及这种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大型两栖攻击舰,也体现了中国海军重点提高远海攻防作战能力,增强海上防御作战水平的战略思路。从军事上讲,能够在远离国土的海上进行防御作战,无疑可以增强中国国土防御的成功系数,避免国家遭受对手从海上发动的军事进攻或侵略。回顾历史,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间,我们遭受了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列强从海上发动的进攻侵略多达470余次。增强远海防御作战能力,正是为了从根本上防止历史悲剧重演,切实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发展环境。
四川舰所采用的电磁弹射技术及其可能部署的无人机蜂群战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创性。该舰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后,将具备多元化的舰载机起降能力,它未来既可以弹射起飞歼-35这样的第五代战斗机,也可以起飞歼-15T多用途重型舰载战斗机,还可以起飞固定翼预警机和无人机。可以说,它将是一艘海上的小型航母,既是传统航母的复制品,也可以成为“无人机航母”,可以适应未来的智能化战争,担负的作战任务是多元的。
第一,根本性任务是执行立体登陆作战。它可输送登陆部队进行两栖登陆,同时可对两栖登陆部队实施火力支援,利用舰载无人攻击机对敌方滩头阵地和雷达站、导弹阵地进行打击,歼-35隐身战斗机可以进行后续清扫打击。两栖攻击舰携带的直升机,可在敌滩头阵地后方进行垂直登陆作战,包括直升机机降作战和空降作战,前后夹击,更利于登陆作战的成功。
第二,它可与055型万吨大驱、052C/D型导弹驱逐舰、054A/B型导弹护卫舰组成海上打击编队,在远海执行海上防御作战任务,包括维护海上交通线。利用弹射系统起飞歼-35战斗机、预警机、无人机等,在海上进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
第三,未来还可以和航母组成海上联合作战编队,相互支援配合。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中国海军在远海大洋上独立作战的能力,对远海海域的控制由间断性控制转变为持续性控制,提高远海防御作战能力。
四川舰入列后,它的编队如果和航母编队协同配合,可以在所谓的第一、第二岛链范围内执行海上防御作战任务,有效维护国家的领土安全和海洋权益。这会对过去在西太平洋地区耀武扬威的个别国家海上军事力量形成战略制衡,迫使其在做出冒险动作之前三思而后行。中国与其他国家海军力量之间的平衡,更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预防冲突或战争的发生。所以说,中国无论是建造航母还是发展大型两栖攻击舰,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繁荣都具有积极意义。
必须明确指出,中国无论是发展航母还是两栖攻击舰,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不是与其他任何国家进行军备竞赛。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因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海军力量的增强对世界来说是福音而不是威胁。各方应该以积极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军力的发展。(作者是军事专家)

